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建议提案

对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326号建议的答复函

来源: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2022-12-14 10:29:56  点击量:1760
字体:[ | |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类  别:B

签发人:崔  渊

榆政文旅函〔2022〕76号


对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326号建议的答复函


黄晔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城区修建公共图书馆的建议》(第32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榆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历次来陕视察重点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文化服务理念,不断加强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一是加快市级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度。2018年8月2日,我市举行了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东沙文体馆、体育中心、会展中心等“四馆两中心”集中开工仪式,几年来不断克服疫情不利因素,加快复工复产,加速推进“四馆两中心”建设进度。建筑面积约6.48万平方米的榆林市图书馆主体及室外建设均已完成,正在进行室内设计和装修等工程。市图书馆建成后将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市级馆。

二是全面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市建有13个图书馆,13个文化馆,20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中心,3202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达173.52万册,年总流通达80万人次,同时拥有海量的数字图书资源。加大“文化+”的共建共享,在车站、机场、广场、城乡集贸市场和城乡社区,配备公共阅报栏、电子阅读屏、广播电视播出传输覆盖设施等设施,提供便利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尤其是各种形式的分馆、服务点、24小时城市书吧、职工书屋、农家书屋等不断涌现,阅读图书更加便捷,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受到群众普遍赞誉。

三是积极推进“两馆”总分馆制建设。按照“四统一”建设标准,积极推进两馆总分馆制建设,把优质文化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在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上探索出依托院校、社区、企业等资源共享,探索出彰显当地特色的总分馆建设经验。在图书馆总分馆注重实行一馆办证、多馆借阅、通借通还,提高文献资源流通率,盘活资源存量,实现资源优化与共享,免费为读者提供上网、查询、借阅等各项服务。目前,我市已建成两馆分馆246个,其中文化馆分馆74个,图书馆分馆172个。

四是积极推进城市书房项目建设。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让百姓享有高质量、高效能、便捷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加快推进城市书房建设进度。2021年4月,向市政府申请了《关于榆林市城市书房建设项目资金来源情况的报告》。10月,在收到市上领导关于社区图书馆批示文件后,及时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调研,并形成十四五城市书房建设方案。现在与榆阳区三官会社区形成合作意向并签订协议,把原夫子庙荷风书苑提升改造为24小时城市书房。目前,全市共建成15个城市书房。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公共图书馆建设,更好满足市民的阅读需求。一是加速推进市级图书馆建设。积极做好市级图书馆开馆前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力争早日面向公众开放。二是创建公共图书馆一体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县级及乡镇、社区或村级图书室,将基层的网点建设好,从而形成以市级图书馆为中心、以县级图书馆为依托、以社区或村级图书室为基础、以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为延伸服务点的覆盖全市区、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管理规范的图书馆一体化服务体系。同时,建设全市公共图书馆统一服务平台,联通市区和社区、村级图书室,实现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的互通互联、资源共享和一证通行、通借通还。三是进一步推进城市书房建设。按照“政府+社会”共建的机制,继续推进城市书房建设,今年将在西沙、高新区、老城区、东沙、南郊、科创新城等布局启动建设6个城市书房,满足不同读者就近借阅图书的需求,节约读者时间,让读者有更多的阅读选择。

希望您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并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我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跃上新台阶。


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