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概况 > 文物文博

榆林明长城简介

来源: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2021-12-10 15:12:45  点击量:24373
字体:[ | |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与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景观。加强长城保护工作,对于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榆林市在全省属于长城资源大市,遗存在我市的长城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时代延续较长、遗存体量较大、文化内涵丰富的特点,有着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根据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榆林境内保存下来的战国秦长城、隋长城和明长城,分布于我市的府谷、神木、榆阳、横山、靖边、定边六县市区,总长度约1500多公里,单体建筑1734座,营堡41座,相关遗存多处。

战国秦长城在榆林境内途经神木、榆阳、横山、靖边四个县市区,全长350多公里;

隋长城分布在神木、定边、靖边三个县市,全长18公里;

明长城即“九边重镇”延绥镇长城,东北连接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境内长城,西南连接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境内长城,在榆林境内东起府谷县墙头村,经神木市、榆阳区、横山区、靖边县境,西出定边县马圈梁与宁夏境长城连接,总长约1127.5公里,长城明代时称为“边墙”,由“大边”和“二边”两道基本并行的防线组成,是榆林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长城,现在留存“大边”长城,“二边”长城遗迹少见。

榆林明长城始筑于明正统年间,经成化、正德、嘉靖、隆庆至万历年间的数十次修葺完善,最终形成以墙体、烽燧、营堡、障城等组成的集信息传递、军事组织、后勤供应等一体的军防系统。长城的主要部分是在成化九年(1473年)至十年(1474年)由延绥巡抚余子俊主持修建,万历中后期,巡抚涂宗浚实施过扒沙工程和营堡包砖工程。明长城修筑时,依山形、随地势、或铲削、或垒筑、或挑堑。有的夯土为墙,有的外砌砖石,用料多为就近取材,因地制宜。有的筑于起伏的黄土山梁,有的筑于相对比较平坦的沙漠草地,景观多样,独具特色。

沿线的单体建筑是单独建造为达到防守、传信目的的实体建筑。依据其功能可分为三大类别:马面、敌台、烽火台。马面指依墙而建的单体建筑,主要目的是为加固墙体并能侧面打击进攻者;敌台指依墙而建或距离墙体30米以内独立的单体建筑;烽火台指单独建筑,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的单体建筑。榆林境内共有单体建筑战国秦长城239座、隋长城34座、明长城1461座,合计1734座;其中烽火台战国秦长城153座、隋长城19座、明长城561座。

关堡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驻兵、防守而修建的围墙建筑。关指依托于墙体、筑有城围的屯兵地。堡指不依托于墙体、筑有城围的屯兵地、居住地。榆林境内共有关堡战国秦长城18座、明长城106座。

榆林明长城沿线还分布着规模较大的驻军聚落,被称为“三十六营堡”,这些营堡位于大边长城和二边长城之间,每座营堡负责一段墙体和相关墩台的瞭望攻守任务。陕西营堡共计44座,榆林境内41座。其中东路营14座:神木营——麟州故城(杨家城)、神木营——东山旧城、神木营——神木县城、黄甫川堡、清水营、木瓜园堡、孤山堡、东村堡、镇羌堡、永兴堡、大柏油堡、柏林堡、高家堡、建安堡。中路营13座:双山堡、常乐堡、常乐旧堡、归德堡、保宁堡、平邑堡、响水堡、波罗堡、鱼河堡、镇川堡、怀远堡、威武堡、清平堡(省保公布文件为“清坪堡”)。西路营17座(宁塞营、把都河堡、永济堡属延安):靖边营、定边营、龙州堡、镇靖堡、镇罗堡、柳树涧堡、安边营、砖井堡、新安边营、石涝池堡、盐场堡、三山堡、新兴堡、饶阳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