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建议提案

对市四届人大七次会议第103号建议的答复函

来源: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2020-10-29 17:32:54  点击量:2877
字体:[ | |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类别:B           

签发人:刘仲平

张凌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将榆林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机制体制,推动多业融合,提升基础设施,优化旅游环境,推动“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旅游经济增长迅速,产业拉动效果显著。2019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935.23万人次,同比增长13.9%,旅游收入276.57亿元,增长8.9%。全市共有旅行社42家,分社47家,服务网点106家,共196家;全市已建成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44家,创建成全国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省级旅游示范县2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7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1个。全市现已查明各类文物点13883处,已公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7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61处。全市共有市县(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3个、监测台1个、无线发射台站20座,广电网络分支机构14个。

(一)体制机制取得突破

全市成立了李春临市长任组长的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领导小组,组建了文化和旅游局,成立了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旅游投资发展公司、文化产业投资发展公司,设立了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编制印发了《榆林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联合相关部门分别出台了9个“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各县市区按照机构改革要求,组建了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编制了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部分县市区成立了文化旅游投资公司,榆阳区、神木市分别出台了支持发展旅游业的奖励办法。

(二)旅游项目全面推进

加大财政对旅游项目、旅游厕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2019年争取中省市补助资金960万元。建立了全市重大旅游项目库,加快旅游项目包装策划,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截止目前全市旅游在建项目63个,投资超过亿元的重点项目9个。红碱淖、东方红文化产业园、佳县峪口艺术小镇、北国风光景区、杨家沟景区、统万城遗址公园、石峁考古遗址公园、龙洲丹霞景区、横沟温泉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顺利推进。

(三)旅游产品供给不断丰富

景区标准化创建取得重大突破,2017年创建榆阳区黑龙潭景区为4A级旅游景区,创建3A级旅游景区15个,2018年创建3A级旅游景区8个,目前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45个,实现各县市区均有A级景区的新局面。乡村旅游品牌创建扎实开展,创建成全国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5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7个,建成高家堡、赤牛坬、赵家峁等一批成熟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产品。城乡旅游业态更加丰富,生态旅游吸引物显著增加,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个,省级水利风景区9个,其中红碱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全市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景榆林逐步呈现。

(四)旅游产业融合全面升级

建立健全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政策体系,旅游与9个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深入推进旅游示范镇村(点)的景区化建设,强化农旅融合发展。持续举办“陕北榆林过大年”活动,实施一批“旅游+文化”项目。加快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水平、上等级,榆林市“四馆两中心”(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东沙)文体馆、体育中心、会展中心)抓紧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了“陕北榆林过大年”“清爽榆林”等文化旅游品牌系列活动,以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特色美食等活动为基础,促进旅游与多业态融合发展,充分展示了榆林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吸引了各地游客来榆旅游观光。

(五)旅游品牌形象稳步强化。

持续开展与主流媒体的深度合作,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乡土》、《美丽乡村快乐行》以及陕西卫视、陕西日报等都对榆林旅游做了大量专题宣传和报道,榆林旅游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实施品牌营销战略,持续开展“清爽榆林”沙地避暑和“陕北榆林过大年”两大旅游节庆品牌活动,形成省内知名综合性旅游盛会。佳县赤牛坬村以农民为主体演员的实景演艺《高高山上一头牛》,深受广大游客喜欢。积极搭建旅游宣传平台,在中央电视台《魅力中国城》栏目宣传榆林旅游,与陕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联袂推出《县长当导游》系列节目,全域全景展示全市旅游产品及整体形象。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结合您的建议,我局将继续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建设一批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建成一批高A级旅游景区,打造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培育一批旅游新业态,以项目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以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一)建设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以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抓手,加强非遗基础设施建设、名录体系建设、理论研究和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推进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项目,建成榆林市非物质文物遗产展示馆并投入使用,每个县市区都有非遗展示馆,市级非遗传习所达到100个以上,力争申报5-8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8-10人传承人,申报3-5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3-5人传承人。积极组织开展非遗展演及教学实践活动,探索建立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成非遗工坊10-20个。

(二)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

全面贯彻落实《陕西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制定出台《榆林市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行动计划》,明确重点创建任务,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努力实现“十四五”末,70%县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纳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9个县市区要依托本区域主要交通枢纽,率先建成一级旅游集散中心,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中、功能完善、科学运营的旅游集散网络。加快建设完善以全域全景图和全景导览图为重点的全域标识体系。依托交通干道、重点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街区建设多层次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完成“旅游厕所革命”任务。加快建成省、市、县互联互通的旅游运营监测中心体系。

(三)狠抓高A级旅游景区创建和质量提升。

全面开展A级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加快佳县白云山景区创建5A级景区步伐,实现全市5A级景区零突破;推进神木市二郎山景区、榆阳区陕北民歌博物馆、榆阳区圣都乐园、绥德县疏属山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指导佳县大美石窑景区等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对资源优势明显,基础条件较好,创建效果明显的景区,择优评定为3A级旅游景区。强化现有A级旅游景区复核检查工作,完善景区配套设施,提升景区服务质量,推动景区升级晋档。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