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建议提案

关于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第381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2019-10-14 14:05:35  点击量:3196
字体:[ | |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徐云霞委员:

您提出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榆林长城遗址保护管理的建议》(第38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榆林境内现存长城遗址,主要有秦、隋、明长城遗址,明代长城东起府谷黄甫川堡,西至定边盐场堡,是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延绥巡抚都御史余子俊主持修筑,部分在原秦长城和隋长城的基础上修筑,延绥镇长城,也称榆林镇长城。榆林明长城全长880公里,东起今陕西府谷县东北部的墙头村,横穿府谷、神木、榆阳、横山、靖边、定边六县区,西至定边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县东北),有营堡遗址41个。

一、榆林长城资源禀赋

根据《水经注》以及唐、宋史籍记载,战国秦昭襄王时代所筑的长城“由甘肃岷县城西40公里处开始兴筑,沿洮河东岸,到今临洮县附近,绕县城东行,至宁夏固原县附近,再东经甘肃环县北循陕西志丹、安塞等县境的横山山脉东行,分为二支,一支经绥德县西,再北达榆阳区南境,而止于上郡治所肤施附近;一支西经靖边县东,再北折而东行,经榆阳区东北、神木县北,达于内蒙古托克托县十二连城附近的黄河岸旁”。

考古调查发现,秦昭襄王时所筑的长城,确从榆林市经过。即从内蒙古伊伊金霍洛旗古城壕之南的七盖沟进入陕西神木境内,从牸牛川西侧哈拉沟梁始沿河南下到神木城西北方向与西南—东北行的明长城相交后继续南延,直抵兔儿川汇入窟野河河口的二郎山,即城西南的雷家石畔,继续南延,与明长城时而并行,时而交错重叠,进入榆阳区。在榆林城北镇北台处西折经芹河乡、横山县东进入靖边,经靖边县东,在城墙岭一与吴旗相邻处继续向西南沿营盘山南与甘肃环县北上的长城相接。

秦灭六国后,用了9年时间,修筑了“万里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阴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西起临洮,东到山海关的万里长城”。汉代长城较秦更有发展,汉长城首先还是为了防御匈奴,汉武帝在大破匈奴之后,首先将秦始皇所修长城进行了修缮,接着又新筑长城,其工程规模远在秦长城之上,长度达到两万里,是历史上修筑长度最长的一个朝代。《史记·匈奴传》载元朔二年,“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这次“复缮”之长城,包括榆林境内长城。而新筑长城,则主要在河西走廊,汉武帝进一步发展和改进了长城的布局,建筑了许多亭障、列城,把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有机地构成一个防御工程体系。榆林地区境内长城主线以外的障城、墩台,亦为此时新筑。榆阳区芹河乡政府南5华里处长城北即有一秦、汉遗址,内有大量汉砖、瓦残片以及器物残片,类似情况长城沿线多有发现。秦、汉时榆林市属边郡,是秦都咸阳、汉都长安阻遏匈奴南下的关键地带,因此,汉王朝在原赵、魏、秦三国基础上修缮和新筑长城是肯定无疑的。

隋朝时曾多次修筑长城,史载先后共修7次。大多是就原有长城进行修缮,基本上没有增筑。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命崔仲方发丁3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东至黄河,西距绥州南至勃上岭(今绥德县北),明年夏令仲方发丁15万,于朔方以东,缘边险要筑数十城以遏胡。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跨榆林(内蒙鄂托克旗),东至紫河(大同西北)二旬而毕。次年又发丁20余万筑长城。

明代的200多年中,几乎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一些个别的城堡关寨直至明末还在修筑。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全长14500多里。榆林境内的长城,属于这道长城的西北段,称延绥镇(亦称榆林镇)长城,全长1200里,划为东、中、西三段,分段守御。

榆林镇的长城营建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成化年间余子俊主持修筑的“大边”与“二边”;正德、嘉靖年间,三边总制杨一清、王廷相、总督曾铣、王以旗等人修筑的长城;隆庆至万历初期,巡抚王遴修筑中路长城。以及神木兵备道副使张守中修筑的东路长城;万历后期,巡抚涂宗浚主持修复大边,清除积沙,砖包城堡,扩建款贡台和款塞台。明代长城4次营建过程中,施工方法与工程规模不尽相同,路线与走向也发生过变化。

“千古胡兵屈仰止,万重血肉铸安宁。”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明长城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以其修筑时间久、长度大、分布广的特点,表证了各个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环境和地形地貌、不同构筑技法的土建筑特色。我榆林北部县区,现保存有大量长城及烽火台遗址,修建历史悠久,时间确定,行经区域辽阔,作为历史的标尺,为我市历史、考古、人文地理、历史地理、环境变迁、军事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参考。明朝长城以其浩大的工程量,先进的构筑技术和完善的防御体系,代表了长城防御工程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

二、长城土遗址保护面临的问题

榆林市区域内保留有长城遗迹的地方大部分是干旱气候的山间和植被不佳的荒漠环境,经过千百年的风吹日晒和雨水侵蚀,许多土墙已经坍塌、消失。受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环境诸因素的影响,风化剥蚀及坍塌等破坏严重,危及遗址的保存。修筑长城的干燥夯土有较好的力学强度,使得少数长城土遗址得以保存,保留下来的遗迹虽多,但80%的长城墙体已经被风沙埋压。

遗址的各种病害都是受遗址自身因素控制,即遗址所处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环境诸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土遗址保护与其周围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表面风化是分布最广的病害,基础掏蚀和裂隙是最严重的病害,崩塌和坍塌则是最危险的病害,它直接影响遗址的安全。一般土遗址表层的风化程度严重、疏松,因此表层土的干密度要小于内部一定深度的土。榆林境内的长城遗址,因干旱气候下的强蒸发作用,易在土表面形成硬壳而变得相对较致密,颗粒组成主要为粉粒。力学性质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垂直方向的抗剪强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大于水平方向。多年来,我们榆林地区尽管降雨量偏少,但是偶尔一次的暴雨常常发生,而土的抗水性弱、遇水后强度急剧降低是夯土致命的弱点,所以长城遗址的崩解速度相对较快。

在遗址保存环境的诸因素中,最基本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湿度和温度。榆林地区具有气候偏干旱,降水量少,温差悬殊,湿差大,风沙活动较为频繁的特点,常有风力较大的扬沙天气。夏季雨后温、湿度变化幅度较大,使长城遗址遭受冷热、干湿交替变化,天长日久,产生严重的龟裂、风化现象。另一方面,干燥而寒冷的气候条件,客观上促进了土体干湿、冻融灾害的产生,从而造成土体结构松驰,形成崩解破坏。榆林地区又是多风地区,风力较强,且具突发性,风沙流强烈风蚀或剥蚀,掏蚀破坏遗址基础,直接危及遗址的稳定。榆林市内的长城遗址大部分处于黄土地貌区和荒漠区,海拔较高、干旱少雨晴天多,年降雨量偏少,降水变化率大。对长城遗址的破坏作用主要是降雨破坏作用,湿度较高,使氧化作用、溶蚀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以及生物化学作用等一系列风化过程都较为活跃和强烈,因而遗址表面片状剥离、酥碱和生物风化病害发育严重。

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不仅是遗址产生许多不良地质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会对未来遗址的抗震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榆林市内长城遗址受西北风的剥蚀破坏作用显著,加之高强度的水土流失,冲毁沟谷带长城遗址,因而长城遗址多在山坡与山顶保存,山谷地带保存极少。

三、近年来长城保护工作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市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例》和《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16字方针,采取有力措施,加大长城保护工作力度,深入挖掘长城文化内涵,长城保护工作水平逐步提升。

1、编制完成了长城保护建设规划。2006年至2010年,配合省文物局完成了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先后编制完成了《榆林长城项目整合策划方案》《榆林长城全段保护管理规划》《镇北台总体保护规划》《镇北台营房、哨楼修复方案》《榆林市镇北台、款贡城、易马城大遗址保护方案》《榆林市红石峡、镇北台长城公园建设总体规划》等规划,明确了长城保护利用的总体思路。

2、落实了长城保护责任。市政府每两年与长城沿线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榆林市长城保护责任状》,市文旅局与各县市区局每年签订《榆林市长城保护责任状》,进一步夯实了长城保护主体责任。鉴于我市长城资源十分丰富,在此次政府机构改革中,我局多次向市委编办汇报申请,在局机关内设机构中专门设立了长城保护利用科。其主要职责为:“认真贯彻落实《长城保护条例》;拟订全市长城保护规划,指导长城沿线县市区做好长城保护利用管理等工作,确保长城文物安全”。为进一步做好长城资源的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奠定了组织基础。

3、探索建立了长城保护“四个一”工作机制。一是长城沿线县市区要一个月巡查1次。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长城执法巡查,督促各县市区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监管措施、落实保护责任。长城沿线榆阳、横山、神木、府谷、定边、靖边六县市区高度重视长城保护工作,将长城巡查落实到文管办和执法大队,详细记录巡查日志,建立巡查台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依托乡镇文化站(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有长城遗址的每个乡镇逐步设立长城保护工作站,负责辖区内的长城保护和管理。三是每10公里聘请1名长城保护员。全市按照10公里左右1人聘用长城保护员,对全市长城遗址进行日常巡查、看护。四是每一公里逐步设置1个长城保护标识。截至目前,在长城沿线共树立明长城界碑界桩732个、保护标志碑122个。

4、实施了一批长城保护维修项目。本着以消除长城本体安全隐患为重点,分期、分批申报并实施重点烽火台、重点段落抢救性保护工程,先后组织实施了镇北台款贡城、建安堡、砖井堡、镇靖堡保护加固工程等10多个重大项目,不断改善和优化长城周边环境,妥善保护长城遗存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历史风貌,使我市境内长城重点段落和部分重要城堡得到抢救性保护。其中,明长城建安堡保护加固工程于2016年被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评为“中国文物保护示范工程”,2017年被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物报社评为“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

5、加强长城保护宣传教育。依托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对《长城保护条例》《长城执法巡查办法》《长城保护员管理办法》等进行了宣传报道,营造了全社会保护长城的良好氛围。为进一步弘扬长城精神,组织编创了反映修筑榆林长城历史的大型原创音乐剧《余子俊》,并举行了多场惠民演出。同时,作为廉政剧目于近期与市纪委、监委共同举办了16场巡回演出,广大党员干部反响强烈。完成了500分钟的明长城遗址三十六营堡纪录片的拍摄工作。启动了50集大型人文纪录片《榆林长城纪事》摄制工作,旨在“讲好长城故事,守护精神家园”,将通过每周一集,连续一年电视、网络、新媒体的传播,表现一代又一代长城内外人们的家国情怀。分期分批举办了全市群众文物保护员培训班,培训170人次,提升了文保员法治意识和管理技能。

6、加强文物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田野文物特别是长城的安全巡查工作。组织文物、公安及部分群众文保员联合对石峁遗址和高家堡古城进行了巡查。3月份,向各县市区文旅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田野文物安全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要预防和制止盗窃盗掘田野文物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田野文物特别是长城安全。5月份,和市公安局联合召开了全市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工作暨全市文物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议。6月份,与市公安局在世纪广场联合举办了“打击文物犯罪、保护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宣传活动。同时,依据有关法规,严格审核涉及长城的建设工程,要求能避让的坚决予以避让,确实不能避让的必须制定科学的长城保护措施和方案,并严格履行逐级报批手续,确保了长城遗址在基本建设中的安全。

7、大力推进项目规划落地。整理提交了全市长城坐标纳入“文物紫线”,基本明确了长城的四至界限和经纬度标。通过积极争取,明长城镇靖—杨桥畔段遗址本体围网保护工程经省文物局审核同意立项,榆阳区鱼河堡北城墙保护加固工程、麻黄梁镇十八墩村明长城1段护坡及排水工程、靖边县明长城五台村段保护加固工程、龙洲堡抢险加固工程等项目经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审核后,原则同意。2017年,委托设计单位编制了《榆林市红石峡、镇北台长城公园建设总体规划》;2018年,委托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榆林古城历史街区核心区详细规划及城墙展示工程规划设计》,按照分段编制和报批方案,榆林卫城东城墙抢险加固项目已获批,即将进入实施阶段。榆林市镇北台长城景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已被列入文化旅游提升工程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即将组织实施。

8、积极开展展示利用工作。在高新区建成面积800多平方米的余子俊纪念馆,展示榆林长城遗存及文化内涵。在老城区凯歌楼建成面积1200平方米的榆林民俗博物馆,展示榆林卫城历史及文化内涵。扩大了镇北台长城博物馆展区,丰富了展陈内容。靖边县博物馆设立了长城专题内容展。神木高家堡镇举办了“万里长城百年回望展”。为了进一步加强榆靖公路沿线长城遗址的保护利用,我局报请省文物局协调安排,邀请省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榆靖公路沿线长城遗址墩台保护维修方案。

目前,我市长城保护利用工作以政府部门为主导,长城保护也应该倡导全民行动,组织相关社团,借助社会力量,进行实地维护和长城历史价值文物价值以及相关保护法律条款宣讲,提高人们保护长城的主动意识。建立网络平台,宣传保护长城的法律法规和现实意义,同时征集有关长城的文学艺术作品,增强人们对长城价值的认同和对保护长城的共识。

长城是中华民族铁血精神的象征,长城的保护和修复是民族精神脊梁的重塑。重新认识长城,从更高层面保护长城,利用长城,已经刻不容缓。巍峨壮美的长城,无疑是我市一张含金量极高的文化旅游名片。榆林境内的长城,应得到进一步系统的研究和必要的保护,在妥善保护的前提下,古长城的某些地段可以合理的开发,作为长城的附属旅游项目,丰富榆林的旅游文化内涵。同时,对长城精神乃至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是一个良好的举措。长城不应该在历史中残败、消亡,她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脊梁,是我们的民族自豪所在,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所在,应该永远地巍峨伫立。

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

2019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