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建议提案

对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第77号建议的复函

来源: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2019-10-14 11:37:05  点击量:3574
字体:[ | |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陆宇阳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规划打造黄帝原冢地的建议》(第7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2013年,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古城址(瓦渣梁遗址)及古墓地(老坟梁墓地、渠树壕墓地)两部分组成,位于靖边县杨桥畔镇无定河的支流——芦河的两侧台地上,城址在芦河北侧,三处相关墓地在芦河南侧。

自20世纪80年代杨桥畔汉代城址被调查发现以来,省市考古研究机构对该城址和三处墓地开展了数次考古工作,确认城址内发现遗物最早可至战国,城墙和三处墓地时代主要为西汉中期至新莽时期,下限可至东汉中晚期。目前发现的壁画墓年代明确,画面精美绝伦,已发现壁画墓的数量超过整个北方地带汉代壁画墓数量的总和,具有重要历史艺术价值。经初步勘察,杨桥畔汉代城址作为陕北地区一处规模较大、内涵丰富的古城址,我们已经初步搞清了其分布范围、布局结构、保存现状和墓群时代等重要考古资料信息。杨桥畔的瓦渣梁该城址曾经征集一刻有“阳周塞司马”陶文的陶罐。有学者据此认为杨桥畔的瓦渣梁古城址应该是西汉上郡之阳周县或阳周塞。

2016年,榆林城址调查队对靖边县战国、秦、汉城址进行的详细调查,基本确认了汉代阳周城的地望,即杨桥畔汉代城址是西汉上郡之阳周县或阳周塞。但城址尚未被正式发掘,未取得证实其为汉“阳周古城”的确凿考古学证据,暂时无法确定文献记载的以“阳周古城”为坐标的“黄帝原冢地”位置。

2017年,为了进一步加强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的保护利用工作,我局组织编制了《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保护管理规划》,为加强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的文物保护基础工作,提高遗址的保护管理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8年,按照省文物局的安排部署,在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树立了保护标志碑。

鉴于杨桥畔汉代城址的丰富内涵,根据您的建议,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在省文物局的支持下,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主动积极配合省、市考古研究机构开展城址考古科研工作,深入了解其时代、布局和文化内涵,为杨桥畔汉代城址和墓地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指导当地文物部门,在保护管理规划的基础上,尽快启动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按照规划实施保护利用项目,切实推动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的保护和利用。

三是指导当地文物部门,加强文物保护项目的立项及方案编制工作,积极申报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有效支持杨桥畔汉代城址的保护利用。

感谢您对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希望今后能得到你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

2019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