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清涧县文管所开始筹建历史博物馆。2009年10月,清涧县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2010年1月向社会免费开放,近七年共接待观众12万人。2018年,清涧县博物馆新建于清涧县文广中心8楼,2018年12月完成布展工作,2019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2022年10月清涧县博物馆完成备案,以清涧古代文物自述的方式记录了清涧县数千年的发展变迁史。
博物馆总面积360平米,馆内展线长200米,共展出文物338件,其中,一级文物14件(组)、二级文物32件(组),三级文物82件(组)。
博物馆展厅共分五个部分展示:第一部分主题是话从石器起,展示的是新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石器和陶器,其中独立柜中的墨玉铲是清涧出土的最早的玉器。第二部分主题是鬼方青铜器—一个古老方国的真实写照,展示的是李家崖鬼方商城城址出土的青铜器、陶器、春秋战国时期货币。乳钉纹铜鼎、饕餮纹尊等盛具纹饰华丽、制作精巧,铜钺、铜镞、铜戈、铜戚是当时青铜器制成的主要兵器,陶钵、陶鼎、陶罐、陶釜、陶壶等陶器纹饰变化巧妙,为研究夏商周时期陕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生产活动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第三部分主题是重兵镇边塞-汉代对匈奴防务的见证,展示的是汉代时期的青铜器、陶器和货币。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已经向生活日用器皿方面发展,如博山炉、蒜头壶、铜钫等种类繁多,制作精美,而且各有用途,其中小型的展品如汉铜鼎、铜龟灶、铜洗、铜灯、铜钩、铜盆等都是随葬明器。汉代铜镜的特点是圆形、薄体、平边、圆钮,花纹平整且精细,常带有长宜子孙等吉祥语作为铭文。汉代陶器主要有汉陶鸭蛋壶、彩绘陶钫、陶蒜头壶、陶鼎陶罐各种饮食器、贮藏器等容器,以及陶灶、陶仓等专为随葬而制作的冥器,器型仿制青铜器。这一部分陈列着从秦汉到清朝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国货币的发展史。第四部分主题是民族交错地—聚少离多话沧桑,展示的是魏晋以降直到宋朝这一时期人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生活用具-瓷器,这一时期瓷器的装饰装采用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被广泛用于餐饮、陈设、文房用具、丧葬冥器等。第五部分主题是天下归统一—平常生活终是真,展示的是元明清时期青花瓷、诰命、清代服饰等展示了这一时期人们生活的文物。
从远古的古朴又精致的磨制石斧,到商周时期厚重的青铜器,从数量众多的汉代陶器,到清代各色生活用品,清涧县博物馆以“文物”的名义记录了清涧数千年的发展变迁史。
是否免费:是
通讯地址:清涧县文广大楼8楼
开闭馆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00(周一闭馆)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