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建议提案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401号提案的答复函

信息来源: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2024-12-05 责任编辑:

类  别:B

签发人:高小峰

薛晓东委员:

您提出《关于做好全市乡村产业振兴 “土特产”大文章》的提案,深刻洞察了乡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要义,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方向。您的建议全面而具体,既体现了对地方特色资源的深刻理解,又展现了前瞻性的发展视野,对此,我代表相关部门作出如下答复:

一、关于提炼“土”的文化

我们完全赞同您提出的提炼“土”的文化的观点。文化是产品的灵魂,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柱。我们将积极引导和支持各地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包括历史风俗、风情、风味和风格,通过举办文化节、美食节、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将“土里土气”转化为生动鲜活、独具文化元素的品牌IP,让乡村文化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关于放大“特”的优势

您所强调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是市场经济下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我们将鼓励和支持各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对于“人无我有”的产品,我们将加强品牌保护和推广,帮助其开拓新市场;对于“人有我优”的产品,我们将引导其深化品质提升,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品牌整合,形成区域品牌效应,提升整体影响力。

三、关于延伸“产”的链条

产业融合与链条延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我们将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升级发展,通过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的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打通产供销、畅通循环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强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把“土特产”小买卖做成“大产业”。

四、关于把握好特定产品的商业逻辑

您的建议为我们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指南。在适地优生适度规模化种植方面,我们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科学规划种植规模,避免盲目扩张导致的边际效率下降。在农业“芯片”育种方面,我们将依托国家基础研究中心和技术工程中心,加强种业基础性研究,确保种业安全。在地域特色龙头培育方面,我们将加强一二三产业联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在融入迭代AI智能化供应链体系方面,我们将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升特色产业综合效率效益。

总之,您的提案为我们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方向。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推动“土特产”大文章做深做实,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感谢您对乡村振兴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9月20日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